渴望失败

渴望失败,虽然我并不成功。

从来都是失败来得真切,正所谓不成功,便成仁。如果不能选择,我只能被选择。

渴望失败,那样我的起点就又会低一点。

弹簧的压缩是为了反弹,我希望压得更紧点。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我却无知无奈于我的烦恼,所以,失败会来得更赤裸点。

渴望失败,这只是一种态度。

自古功成万骨枯。成功是不容易的,也是要付出代价的。有一天你一无所有,那么失败也就无所谓失败了。有一天,你把幸福拥抱,你只想抱得更紧点。有一天,你会发现,没有什么放不下,没有什么会值得再去在意的。

《跌荡一百年》 读后感

跌荡一百年

今天个性签名改了:信涛哥,赚大钱。以前是一直信曾哥来着的。
吴晓波的前一部 《激荡三十年》 看完觉得还不错,就 「激流」 而上把中国近代企业史过了一遍。
中国的企业从古自今就是一部悲剧史,从无到有,从有到发展,再从发展到毁灭,我只能佩服于历史的忍受力。鸦片战争以来,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在今天看总觉得像是一个梦,一个于公民无关的梦。大枪,大炮袭过,战舰重甲创过,所有的人,上至末代皇帝,下至平民,谁都逃不过历史的洗礼,像一部压路机重重碾过而毫无声息。
历史不需要带感情地去读,你总会为之感染。
一百年很长,也很短。只有两本上下册的书而己,可是分量很重。
------《跌荡一百年》 简介------

继续阅读 《跌荡一百年》 读后感

等待准备

今年的建材行情让人窒息,开门到现在都还没什么单。东莞深圳的民工闹得如火如荼,广州却不见动静。温家堡说今年会是最复杂的一年,我想也是,复杂得让人看不到方向。
当一个人看不到方向得时候肯定很焦急,时间的推移很让人抓狂。正如面对意外的宁静,我们总会沉不住气,大概人总是习惯在运动中。
很佩服股市的庄家,有时候长达一年的等待吸筹都耐得住,人真正上涨的时间只有几天。老爸说一年都可以不作生意,但行情来得几天就足以挺好几年。
我们要学会等待,更重要的是在等待中准备。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,你可一想象一个狙击手在漫长等待后一枪命中的快感。
我想我应该更有耐性点。

《激荡三十年》

对于一个生于80后的人来说,对于80年代所发生的事情未必清楚。1978后的中国所发生的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振奋人心!读过古代史,读过现代史,我不是强人,可以以史而知明镜,真正活在当代的事迹却知之半解。这本书应该可以算本当代史,至少是一本当代经济史。

继续阅读 《激荡三十年》

书非买不读

下手真狠,

晚上一下子在当当买了 6 本书,一共花了将近两百块钱。快过年回家,想着回家会太无聊,所以就加紧多买了几本。

想想当年在图书馆那么多免费的书让你读不读,现在好了,只能一本一本地买回来,就也许就叫代价吧。

每一本书都是花 「大钱」 买回来的,所以不花时间去读岂不浪费我的血汗?难怪以前在学校不读书,原来都是免费惹的祸,那时候的心理大概就是反正都是不要钱的,大不了还了再借!时间也就这样奢侈掉,如果时间真的如金钱的话,损失就更大了。

古人云,书非借不读。

升级版,书非买不读。

《股票作手回忆录》

这是一本经典的股票类书籍。因为作者所在的时间与时间跟现在差别很大,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很莫名其妙,后来硬着头皮看下去,不得不说:不愧是经典.
全书只是在讲一个作手李文斯顿炒股的经历,没有一点关于股票技术操作的内容。起初还觉得失望,我要学习的是技术,一个股民的炒股心态满大街都是!后来我发现我错了,李告诉我的是比技术更重要的东西,那就是态度!一个人的态度如何,对事物发展的看法决定着他的做法与坚定与否,我想这是很重要的。技术形态我可以认真研究学习, 但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能迷信数字,有时候数字也会骗人的,因为数字背后的那个人才是你最大的敌人。
这是一本好书,我还会再读一遍的。
<<股市作手回忆录>>警言:

继续阅读 《股票作手回忆录》

更年期

女人到了某个阶段很容易生气发火,罗里罗嗦。符合这一特征的我们都可以叫做更年期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发现男人也会有,换句话说是人大概就会有的。总有某个时刻,碰到谁都会说两句,碰到什么事都觉得烦,整天抱怨像个怨妇似的,婆婆还有妈妈.
大概这也要叫做更年期吧,不管从中年更老年,还是少年更青年,青年更中年,每个时期都会有那么几天。
那我呢?青丝今犹在,红颜又负谁?